常乐林寺庙秉持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,致力于弘扬佛法,净化人心,促进社会和谐。
常乐林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(1573-1620),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。寺院占地面积约15亩,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,是当地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文化遗产。
寺院坐北朝南,依山而建,布局严谨,建筑古朴典雅,庄严肃穆。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观音殿、地藏殿等,均为明清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。
常乐林寺庙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迁,始终坚持佛教的传统教义和修行方法,以"慈悲喜舍"为宗旨,以"弘法利生"为己任,为信众提供了一个清净修行的场所。
始建年份
1573年
占地面积
15亩
常住僧人
20余位
常乐林寺庙由当地信众集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初名"佛光寺",占地面积较小,仅有大雄宝殿和几间僧房。
清朝康熙年间(1662-1722),寺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,增建了天王殿、藏经楼、观音殿等建筑,并更名为"常乐林寺庙"。
抗日战争时期,寺院部分建筑遭到破坏。战后,在住持明心法师的带领下,信众集资修复了受损建筑,并增建了地藏殿和僧寮。
改革开放后,常乐林寺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在现任住持慧明法师的领导下,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和扩建,新增了念佛堂、居士楼、佛教文化展览馆等设施。
近年来,常乐林寺庙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,举办各类佛教文化活动和公益慈善事业,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,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。
慧明法师
常乐林寺庙住持
慧明法师,俗姓陈,1965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。1986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出家,师从圆拙长老。1990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,获佛学硕士学位。
法师精通汉传佛教各宗经典,尤其擅长禅宗和净土宗的修行方法。他致力于将传统佛教教义与现代社会相结合,提倡"生活佛教"理念,引导信众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,净化心灵,提升生活品质。
1995年,慧明法师接任常乐林寺庙住持以来,积极推动寺院的建设和发展,主持修建了念佛堂、居士楼、佛教文化展览馆等设施,为信众提供了更好的修行和学习环境。
法师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发起成立了"佛光慈善基金会",致力于扶贫济困、救灾助学、环保等公益活动,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
寺院每日清晨5:30举行早课,傍晚17:30举行晚课,内容包括诵经、念佛、礼佛等,欢迎信众参加。
寺院每月举办一次禅修营,由经验丰富的法师指导,教授禅修方法和技巧,帮助学员静心、明理、开智慧。
寺院每季度举办一次佛学讲座,邀请知名法师、学者主讲,深入浅出地讲解佛教经典和教义,适合不同层次的听众。